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生工作 > 学工动态 > 正文
"红色研学筑新梦,帮扶到校共成长" ——学院赴城口咸宜小学帮扶实践活动获主流媒体报道
发布时间:2024-02-27 15:45  作者: 张翼  编辑:向希旎  审核:唐宇  来源:本站原创  浏览次数:

为助力西部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,践行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中的使命担当,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关于开展2024年寒假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,组建“研学筑梦”实践队,于220日至223日赴重庆市城口县咸宜小学开展“红色研学筑新梦,帮扶到校共成长”主题实践帮扶活动。活动开展成效显著,获光明日报客户端、环球时报客户端、重庆日报客户端等6家主流媒体报道。


    本次实践队由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邓圣兵带队,2名教师党员与11名研究生志愿者积极参与。出发前,实践队对咸宜小学的师资状况、学生学情、具体需求开展了扎实调研,并结合调研成果和学科特色,制定了一系列活动方案。在为期4天的社会实践中,志愿者们密切关注师生反馈,灵活调整帮扶内容,为咸宜小学的师生奉上了一节节兼具实用性和趣味性的主题课程。

多样课堂暖童心,助力学期新风貌

针对咸宜小学留守儿童较多、春节收假收心等学生情况和教学需求,实践队设计了以分离焦虑应对、不做“手机控”、成长梦想等为主题的9节特色实践课程。课程不仅涵盖人文教育、情感教育、劳动教育、心理帮扶、学业规划等内容,还结合学院特色和地方特色,对数学思维和文化、城口红色历史进行了介绍,为同学们带去了有趣、有益的学习体验。

在“不做手机控,健康你我他”课堂上,志愿者们以自身的“过度使用手机”切入,以平等对话的方式,生动形象地呈现了沉迷手机的弊端,并教授同学们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;在“我手写我心,思念驱阴霾”课堂上,志愿们向学生们讲解了焦虑情绪的来源和影响,并分享了调整心态、制定目标、培养兴趣爱好、加强对外交流等缓解焦虑的方式方法,活动特别设立了“给父母的一封信”,帮助同学们向在外打工的父母抒发情感,释放分离焦虑带来的心理压力;在“立足当下路,展望未来梦”的课堂上,志愿者们带领同学们畅想未来,通过案例分析和职业名称竞答等形式,培养同学们的目标意识和规划意识,树立短期和长期计划的能力,还通过学校宣传片让同学们了解了西南大学和大学生活,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一颗憧憬的种子。






此外,实践队还开展了“送你一朵小红花”数学折纸感恩课堂、“承红色基因,写时代篇章”红色教育课堂、“生活中的数学”数学文化课堂、“诗词三万里,扬帆正当时”传统文化课堂、“小手拉大手,劳动庆元宵”劳动教育课堂等,以丰富多样的课程和活泼生动的教学,帮助同学们增长知识、抒发情感、提升能力,在新年新学期形成向上昂扬的精神面貌,助力孩子们走好成长之路。

长效对接铸师魂,赋能教师新成长

为帮助乡镇教师应对压力与挑战,真正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,实践队与咸宜小学教师团队进行了深入交流,以支部共建的方式形成长期对接,持续性开展帮扶,与乡镇教师共同成长。

邓圣兵从教师需求入手,为咸宜小学全体教师开展了题为《中小学教研课题选题与申报》的专题讲座。他向教师们分享自身的科研选题经历,强调一个好的课题选题需要经过充分的研究和论证,要结合自身能力、细化研究角度,确保选题的可行性和科学性,也建议教师们积极关注已成功立项的课题,从中汲取经验,为自己的课题研究提供借鉴。教师党员蒲强分享党支部建设经验,对咸宜小学支部建设情况、主要建设经验和实际需求开展了调研,双方就如何从支部角度开展对接帮扶进行了深入交流。



    通过教师之间的双向互动,咸宜小学的教师们纷纷表示,通过活动不仅对教学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还激发了探索与实践的热情。他们表示,希望能够以党支部结对为契机,建立长效合作关系,不断提升自我、赋能成长,为西部基础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。

通过此次社会实践,志愿者们也更加了解乡镇发展的实际情况,看到了自身能够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的潜能和抓手,对于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。“看到了非常多的变化,物质条件比我想象的好很多,真的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生机和力量,我们青年在这片天地中确实是大有可为!”一位志愿者这样说。